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药品回扣门:莫因制度失范导致医德沦陷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4-12-06 23:09:43 热度:915

    新华网杭州12月6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张乐、黄筱)近日,网曝浙江多家医院的200多名医生收受药品回扣的清单,引发舆论的一片哗然。
    在医疗业界,收受药品回扣被认为是公开的秘密。医生,尤其是具有较大处方权的高年资医生和科室主任对药品的偏好,直接决定了一种药品在医疗机构销售业绩的好坏。于是,医院和医生成为医药企业公关的重点对象。
    监督缺位之下,仅靠医生自律难以为继。在高强度工作和阳光收入难成正比的背景下,失衡的心态和巨大的利益诱惑使得部分医生们不免半推半就,笑纳了企业的“进贡”。
    “以药养医”的固有体制使得医院和医生的利益得以牢牢捆绑,医生开的药越多,医院获得的药品加成收入也愈加可观。尽管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了药品零差价的探索,但医院对高年资医生、特别是骨干医生的倚重,也使得医院在面对医生收受医疗回扣时,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长期以来实施的企业自主申报,发改物价部门核准的不透明、不科学的畸形药品定价制度,也使得药价十倍百倍于成本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其中巨大的差价也为医疗回扣的存在留出了巨大的空间。
    类似回扣事件已不止一次发生,但几乎每一次的轮回都惊人的相似:网民曝光——舆论监督跟进——医疗机构和卫生管理部门介入调查——最终处理大多高举轻放,受查处者最终寥寥。
    医生承担着救死扶伤的重责,理应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白衣天使。部分医生医德沦陷,致使医患对立情绪加剧,不仅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会进一步损害医生的自身形象。
    近年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推进,建立医药企业行贿黑名单,加强对商业贿赂和医生受贿行为的法律监管,酝酿取消原有定价机制、鼓励医院二次议价,一系列举措都让我们看到了政府部门和行业主管标本兼治的决心。我们衷心希望,改革措施能够尽快推进,制度监管能及时到位。唯有建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监管制度,对类似的回扣行为予以严厉打击,才能真正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重建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