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医改后,贵州村医过得好吗?(医改在基层)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2-05-31 08:49:25 热度:1179

过去靠药品加成生存 如今药品零差率销售
本报记者 李红梅

  经过3年医改,村医们的情况如何?近日,记者在贵州进行了采访。
  条件改善了吗
  黔东南州从江县雍里乡大塘村乡村医生李春燕,2001年嫁到大塘村,自办了卫生室,靠自筹资金运转,自己买药、买材料。医改以来,政府帮她购进设备、采购基本药物、给她补助。
  据省卫生厅副厅长宋宇峰介绍,自2008年起贵州省每年拿出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标准化村卫生室的建设,截至2011年底,贵州省财政共安排专项资金7亿元,建成村卫生室14103所。
  收入增加了吗
  据有关部门测算,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前,我国中西部地区村卫生室的药品加成率在90%以上。村卫生室全部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他们的收入从哪里来?
  贵阳市修文县龙场镇小营村村医曾凡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村卫生室总收入为63800元,支出16000多元,纯收入为48200元,2名村医分后,平均每月收入2000多元。村医收入来源为5个渠道,包括政府三种补助:财政补贴每月400元,基本药物零差率补贴417元,40%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每月约833元,基本医疗收入(包括一般诊疗费每人次9元),以及家里的责任田。
  “按照每名村医为1000人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每名村医每月收入约为2947元。”贵州省副省长刘晓凯介绍。
  宋宇峰介绍,贵州省全省农民年人均收入4000多元,如果上述补助全部到位,村医年收入将达到约3万元,比村干部的收入还高。
  人才缺失了吗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我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农民人口,村医队伍也一直受到城镇化的影响。卫生厅提供的资料显示,贵州省现有行政村17568个,村卫生室人员34587名,其中乡村医生26527名,人数比2009年增长14.21%。也就是说,人数是增加的,只不过结构上和全国各省一样,存在缺人才的问题。
  黔西南州贞丰县龙场镇龙河村村医钟晶是一名80后的村医,自愿从贵阳市到村卫生室工作。她建议对本地户口的人尤其是少数民族实行加分政策,同时,适当增加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的培养名额,希望享受特殊补贴的特岗全科医生尽快到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姚岚认为,应培养本乡本土的人才,并制定吸引人才去基层提供服务的政策,以流动服务的形式,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