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时报 时间:2012-06-29 08:31:41 热度:1137
健康时报记者 田茹
新闻背景:第65届世界卫生大会决定通过一项全球目标,即到2025年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降低25%。
“过早死亡是指30岁到70岁间因各种原因死亡。”卫生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与营养管理处处长吴良有处长说。
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慢性呼吸疾病是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要达到降低25%的早死目标,这四类疾病的专科医生都给出了自己的一招鲜。
心脑血管病
控压是个关键
北大医院老年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副秘书长刘梅林(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上午 ):降低心血管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还是要从危险因素入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都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高血压是这些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发病因素。长期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阻塞或使血管腔变狭窄,当患者的脑动脉硬化到一定程度时,一时的激动或兴奋,会使血压急骤升高,脑血管破裂出血,出现危险。
要控制高血压,要做到低盐摄入、加强运动、清淡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要遵医嘱服降压药。
糖尿病
吃对饭再调血糖
解放军305医院内分泌风湿免疫科主任祝开思(出诊时间:周四上午):糖尿病引起的死亡主要是由于并发心梗、脑梗、肾衰导致的,要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血糖的控制仍是最关键的因素。
其实,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叫“饮食治疗”,量身定做好自己的饭,吃对了饭,再去内分泌科调血糖;而不是先去开降糖药和胰岛素,回家天天扎着自己的手指头、看着血糖吃饭。
正确的饮食,可以通过医院营养科来进行制定,谷类、肉类、豆类、蔬菜水果类都应按着一定的比例摄入,这样的基础上再借助降糖药或胰岛素来调控血糖,更容易,也更稳定。
癌症
体重控制很重要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保健室主任,综合科主任医师吴晓明(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引发癌症除了与遗传因素、工作环境有关外,还与自身的不良嗜好有关。长期吸烟的人群容易患肺癌、胃癌;长期酗酒的人容易患食管癌、肝癌;总是喜欢吃些热的、烫嘴食物的人容易患食管癌。
如果脂肪摄入量过高导致的体重超重甚至肥胖,乳腺癌、肠癌的发病率也相对较高。《食物、营养、身体活动与癌症预防》报告中提出,腰围每增加一英寸(1英寸=2.54厘米),患癌症风险将增加8倍。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少食用油腻的食物,控制自己的体重。
呼吸病
戒烟刻不容缓
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主任刘德若(出诊时间: 周三上午):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因素有很多,如大气污染、厨房油烟、汽车尾气、吸烟与被动吸烟,都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慢阻肺、支气管哮喘、肺癌等的发生。
其中,吸烟是是慢阻肺、肺癌等最重要的高危因素,也是可以干预效果最好的一个因素。任何时候戒烟都可以使人获益。如果自己屡次戒烟都不成功,不妨去正规医院的呼吸科戒烟门诊,通过药物等控制来实现戒烟。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28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19
2025-04-18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