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护士为何卖草莓(民生观)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7-05-17 08:39:17 热度:812

刘 念

  治病不是修电器,行医需要人文关怀        
  近日,山东一小伙出了车祸,家属到医院陪护,家里种的草莓却没人卖了,眼瞅着要烂在地里。幸好,有位护士在微信群里发动医护人员购买,用业余时间当了把推销员,为病人解了燃眉之急。
  这事乍看不大,力所能及,顺手一为而已。但细看,小事价值未必小。按说,医生治病,护士做好护理,也就算完成了本职工作了,不必考虑患者的生计问题,帮卖草莓完全是一种额外的关心。额外,自然不能做普遍的要求,那是个人的道德选择;但是,关心,却是医护这个职业所必须的。
  行医治病有两个维度:一是技术,一是人文。技术层面是指对症下药、科学处方,人文层面是指感情抚慰、人文关怀。病人得病,除了身体上的痛苦外,还有精神上的折磨、情绪上的波动。只有药物治疗和心灵治疗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病痛,医疗从来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技术问题。况且,技术能解决的问题总有边界,换句话说,总有治不好的病症,这时候心灵治疗尤为重要。故而特鲁多铭言云:有时是治愈,常常是陪伴,总是在安慰。传统时代的医生,无论中西,均推崇举止优雅、具绅士风,药石之外,温言宽慰是必修的功课。
  当科学技术用于治病以来,技术维度得以提升,甚至能实现换心易肝的“神仙手段”。技术这条腿迈出后,人文这条腿必须跟上。南丁格尔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也不忘给战士遗孀写信,指导她们申请补助、克服困难。林巧稚给医学生批作业,把“优秀”的考评只给了一位学生,因为其多写了句“产妇额头上沁出汗珠”,体现了对病人的关爱。治病人不是修电器,行医需妙手更需仁心。
  在对抗病魔的战场上,医护与病患身处一个战壕,本是战友的关系。当过兵的知道,战友之间要取得信任,关键在平时的真心互动,这样你才能把后背放心交给别人。社会学家也说,情感交流是信任产生的基础之一。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李勇奇对解放军有误会,可看到他们济人难治病救命、“又嘘寒又问暖和蔼可亲”时,才把他们当做亲人。真心换真心,才是医患和谐的保证啊。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