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专家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园地 > 专家论坛
黄开斌:健康产业其实真的应该老龄化

来源:大众健康之窗 时间:2021-06-29 14:17:07 热度:8508

北京百川健康科学研究院院长  黄开斌


  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行业,都要求“年轻化”,尤其是一些重要岗位或作业危险的行业,但是,也不尽然,健康行业或健康产业则应该是要求“老龄化”。在此要特别提醒的是,这个健康产业老龄化要比西方发达国家早提出的“健康老龄化”更有深意,它是健康职业的老龄化,它将是一场社会的人力资源重估或重组变革,也将是彻底解决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最佳抉择,并将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健康文明时代。


  一、将老龄人口转变为健康人才的可行性


  首先,要发展健康产业,必须有大批的健康专业人才


  大家都在说健康产业是个朝阳产业,也必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的确可以预见21世纪的“HT时代”必将超越20世纪的IT时代。但是,如果没有一大批拥有健康文化思想的精英人士,且能培养出一代代的训练有素、技术过硬的建设健康的“蓝工”人才队伍,去真正的帮助建设健康和促进健康成长,同时,如没有健康制度保障体系和健康文化促进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那么,21世纪的HT时代也只能是一张设计美好的图纸,或者仍将是陷在以疾病防治为中心的“医疗卫生产业”里挣扎,即在一条错误的健康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也以至于医疗危机更加深重,医患冲突更加恶化,医改难题更加难解,人们的健康状况也会更加糟糕。


  其次,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关键也是健康人才培养


  现有的健康人才教育培养体制和机制与健康中国战略是极不相称的。一方面,我国医学院校长期以来,在疾病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是“抗击疾病”或防治疾病的“白衣战士”——医生。而目前,真正最需要的是建设健康的“蓝衣工士”或健康工士,而现有的这套医学教育体系是培养不出“健康工士”的。另一方面,要建设健康中国,其健康服务模式必须发生根本性转变,这要求从业者必须转变健康观念,掌握健康技能,即必须由疾病学的“诊疗医师”转变为健康学的“保养教师”,这也就需要进行系统的健康专业的教育培训来予以转换,即再教育。


  那么,到底是哪一类人最有可能成为健康产业发展或健康中国建设的专业人才和主力军呢?答案是,老年人群最有可能,也是最合适、最应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


  第一,要培养健康专业人才,就得有一套健康学体系


  目前所缺乏的是亟需一套完善的健康知识体系,这套健康知识体系至少包括对人的生命健康的认知,健康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健康保养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生产,健康文化知识的生产和国民健康素养的提升,以及健康恢复、健康维护和健康提升等应用理论、技术和方法。


  应该说,如果没有这套健康知识体系,尤其是如果没有健康学思想理论和技术方法等系统支撑和操作应用,是无从培养出高素质的健康学科研究人才和专业技术服务人才。而当今的老龄产业和健康产业的混乱和困惑,一是因为没有健康学思想理论指导;二是没有真正的懂得健康的专业人才(只有医师);三是从事健康产业和养老行业的人都没有“健康第一”和“健康职业化”的概念。其实,必须先有以健康为职业的信念,才能做到健康专业化,然后,才能开展相关健康研究和发展好健康产业等。


  第二,这些年来我们除了在健康学科理论上探求外,也一直在健康人才的培养上探寻并困惑着,因健康产业的人才一直存在巨大的缺口,从而成为其发展的瓶颈问题。百转千回,我们终于在通过对健康学思想文化内涵和健康的基本原理,以及疾病的恢复和健康的维护等方面的研究后发现:健康不是医学工作者的事,而应是文化工作者的事。


  由于,科学是创造物质文明的,只能尽物之性,而不能尽人之性。所以,医学科学,以及药物和医疗器械这些无情之物是不可能化有情之人的。没有人文的关怀和教化,人的很多健康问题是无法化解的(医学只能是暂时镇压或控制住疾病),如慢病是医疗无法去化解并彻底恢复健康的。


  第三,导致疾病的发生的根本原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自身健康能力的虚弱,不是气血能量不足,就是经络关窍不通,抑或是健康系统机制紊乱了(气血不和)。为此,自我建设提升健康能力(扶正)并修复完善健康系统,恢复生命系统的秩序则是首要任务。所以,疾病的康复就不应再外求于医去针锋相对的镇压或控制病症,而应是内求于己去调节、调和、扶正自身的正气(健康能力)和恢复其生机(健康系统)。这也就是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或休养生息,并自我完善、自我建设、自主强大的过程,这正是中华文化的根本内涵。也因此可知,复兴中华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生命自主,健康自治。也足见,中华文化在人类健康事业上将大有可为。


  也因此,全面复兴中华文化,创新健康文化知识体系,就是旨在提升全民健康文化素养。因为,只有健康文化+健康科技,才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必须建立高度自觉、自主、自治的健康观念和生活习惯。如此才能真正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疾病的彻底康复才有希望。同时,社会生活健康和自然生态健康,以及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福祉才能得以真正的提高。


  换言之,人民的健康幸福和疾病的彻底康复,乃至疫病的自我抵抗和免疫,都是要内求于已,而不是外求于医的事。也因此可知,有关健康的事主要就不是医学科学工作者的所能做的事,而应是中华文化工作者大有可为的事。即:必须内求于己,修习中华文化,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也就是说,只要通过学习就可以懂得健康并获得健康的。而老年人是完全可以做得到这些的,一是我国的老年人对中华文化残存的记忆一定还存在很多的;二是老年人已经休闲下来了,有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健康文化和总结人生经验;三是老年也正是需要对自身的健康进行修整或恢复,成为自主健康的专业人士。也因此可以说,将“老龄人口”转化成为“健康人才”是完全可行的,且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老年人成为健康产业主力军的必要性


  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让世界各国都感到忧虑或恐慌,大都认为老龄人口必然是社会和家庭的一大负担。其实,万物都必然要经历春、夏、秋、冬的季节更替,生长壮老已是任何一个生命体的自然历程,人类社会老龄化不见得是一件很悲催的事,它是一个自然而然是事。由此来看,人到老年应该是这一生要喜获丰收的时候了,如同一年的秋收时节,人这一生步入老年时也就是到了秋天(等到了冬藏时,就是步入死亡),也就是说是整个生命迎来金秋收获的时节。即老年时代自然应是凝结和收获人生果实的时候,所以,怎么可以悲秋呢?老年时代正好是人生应发挥作用贡献的黄金时代。


  我们要发展健康产业,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其主力人才队伍必将来自我国的中老年人,这是因为,第一,年轻人正值青春年少,对健康的体验感不强,有时甚至是在挥霍健康,正如俗话说的“人不轻狂枉少年”,所以,健康产业指望年轻人来做有些不现实,即便是由年轻人来主导健康产业,那也大多很难做到“健康第一”,而是“经济第一”;第二,中老年人可谓是有过了人生经历,尤其是对健康体验最丰富了,加之,其创造并拥有的物质财富已基本都有了,可以说中国财富的最大头是掌握在中老年这批人手里,他们不再象年轻人一样要去为物质财富而奔波。他们不仅有闲钱,还有闲时,而且更有健康的需求。同时,他们中的大多数正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和复兴者,而中华文化在新生代那里留下的种子还真的不多,应该说中国当今的中老年人,还或多或少地对中华文化有很深刻的记忆和传承的根基。


  而在健康的维护和建设方面,中华文化是最有优势的。因为,中华文化是以天地为锚定,是遵循天地自然演化规律的生命文化或健康文化,而复兴中华文化的最终目的或最大价值也正就是为了维护自然生态健康、社会生活健康和人的生命健康,如此,则世界和谐,天下大同。所以说,我国的老龄人口恰好是健康人才战略的突破口。


  在此,我们还可以这样简单地来看一下一个人生命历程和使命:


  人生的上半场:年轻,基本是强健其体魄和创造物质文明——体力;


  人生的下半场:年老,则应是修养其心性并创建精神文明——脑力。


  可见,年轻人因为人生经历毕竟是有限的,那么,能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集于一身的完整健康格局,唯有老年人才有此条件。同时,到了老年时代不是“退休”,而是“转业”,是主战场转到精神和健康文明上来。


  其实,退休只是工业化时代的思想和产物,人类已进入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就应再没有“退休”之说了,至少应是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修齐治平,一切为了健康),所以,新时代的老年人是有“转业”而没有“退休”了。另外,从道生天地,天地造人和万物来看,凡所生命,只要一息尚存,都是会奋斗不止的。所以,谁说是“退休养老”呢?老年人正应是展现生命之光和梦想之时,及时地转业到人类的健康建设上来,这既不是退居二线,也不是发挥什么“余热”了。而是顺道而行,直接切换到人生的下半场,也就是到了创造健康文明的时候了,此乃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健康文明,所以,老年人理应是健康事业的主力军,也非他们莫属。


  为此,应创造条件给老年人来展现人生的光彩和丰收果实,如:创立老年健康文化学院,把一部分对中华文化有一定造诣的中老年人培养成为健康中国的建设者,或健康产业的主力军,也是正当时。而他们也应该说是很乐意而为之的,因为,这是他们一生的总结阶段和收获的季节,必将结出健康幸福的硕果,还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人生的价值和存在感,何乐而不为呢!而相反,年轻人是很难静得下心修习中华健康文化(而健康问题正是需要文化才能化解的),他们被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和科技梦幻的世界所吸引着,所以,发展健康产业和建设健康中国的重任寄望于年轻人身上,是基本不太可能的,放到老年人身上,则是顺理成章的事。


  总之,积极推动构建由老年人来主导健康文明时代是非常必要的,这也将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为,这样既能做到让老年人自主健康,安享晚年,还能让老年人帮助指导家人及其他人维护健康和重新获得健康,其优秀者还可以成为健康中国的建设者、健康产业的主力军!此乃真可谓是“老有所用,老有所为。”这既是对老年人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人的尊重——人尽其才,人尽其力。也是对推动社会发展力量的科学评估和重新分配,还将会推进“退休制度”的深刻变革,以便使每个人都能自我适应这个新时代。


  而更主要的还有,这样的一场人力资源的重估和健康人才的重组,不仅可以化解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危机,而且它将当今社会对“老龄人口”的“焦虑”转化为了“健康人才”的“红利”,这等于又再一次地释放了“人口红利”,是扩大了社会生产力人口,是增量经济。从而,将极大地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世界的和谐大同。


  三、健康产业实行老龄化的重要意义


  首先,不得不说,中华民族的复兴,尤其是中华文化的复兴和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遇上了老龄化社会,可谓是甚幸!


  第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势不可挡,但核心是中华文化的复兴。


  第二、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也呈必然之势,关键需要中华文化来主导。


  第三、老龄社会的根本问题是老年健康,修习中华文化可自主健康。


  由此来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健康中国战略目标→老龄社会的健康幸福,这三者都指向或期待着中华文化的复兴。而将中华文化稍做转换就是健康文化(因健康文化是没有种族和国界之分的,更容易让全世界人民所接受)。即由中华文化而至健康文化,再由健康文化而至健康文明。而人类社会由农牧文明到工商文明时代,再到科技文明时代,到生态文明时代,最后迈向的就是健康文明时代。


  所谓的“健康文明时代”主要是指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产业发展和人民健康幸福的时代。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同时,这也是整个世界或未来大同社会应追求的文明时代。


  由中国当今的中老年群体来参与完成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传承和创新),进而创建一个全新的“健康文明时代”,这绝对是这一代中国人的幸事和荣光,更是人生最大价值的体现。为此,有如下几个重要意义:


  第一、创新发展出中国老龄化时代的新模式——主导健康中国的建设,参与健康产业的发展,创造健康文明新时代。给世界一个新的人类发展模式——中国健康方案或中国健康模式。即将被动养老的应对思维转变为积极主动抗老的发展思维,还可以化解世界各国政府和整个社会对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困扰和担忧。当然,这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从道路自信、到理论自信、到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可以顺利地完成的。


  第二、老年人在中华文化复兴上有巨大优势,因为,在他们的身上和脑海里存留的中华文化比年轻人要多得多,所以,从他们身上唤醒沉睡的中华文化要比唤起年轻一代来学习中华文化要容易的多,由老年人用中华文化去教化自己的子孙或指导年轻人修习也是可以事半功倍的。同时,让他们进一步参与推动中华文化的复兴,成为有生力量,而不是一种拖累(或消耗力量),这对加快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助力搭建和完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作用,并将引领世界走向健康文明的新时代,这意义非同凡响。


  第三、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发展健康产业上,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健康人才问题,而这个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是要有健康文化的沉淀,这个健康文化的基础就是中华文化。有当今中国的老年人作为健康中国建设和健康产业发展的主力队伍,尤其在健康文化宣导、健康知识教育和健康行为指导,乃至健康专业服务上发挥巨大作用,这不仅解决了健康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也给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华文化复兴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源泉,更给目前所有的养老机构发展面临的困局带来全新的发展思路和美好的未来。


  (该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大家共同探讨健康养老这个时代话题。)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胡维勤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