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破解“看病难”,从医改中感受民生温度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5-09-15 21:14:08  热度:52 播放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 题:破解“看病难”,从医改中感受民生温度

  新华社记者李恒、彭韵佳

  人均预期寿命79岁,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持续降低,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自我国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改为14亿多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健康获得感。

  资源下沉,服务优化,看病之路更顺畅。

  “以前做手术总要往城里跑,现在家门口就能解决!”江西省鹰潭贵溪市塘湾镇的饶女士,近日在贵溪市总医院塘湾分院顺利接受了脂肪瘤切除手术。为她主刀的,正是通过贵溪市“医网情深”行动下沉至乡镇的市级医疗专家。

  这样一场“家门口的手术”,是我国以改革破局、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一段时间以来,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门庭冷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破解医疗资源结构性矛盾,是深化医改必须直面的课题。改革的关键,在于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与区域均衡布局,畅通医疗服务“毛细血管”,强壮“主干动脉”。

  近年来,各地通过组建医联体、医共体,推动大医院专家下沉帮扶、基层医生上派进修,以“大手”拉“小手”,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筑牢健康“网底”,开展医疗卫生强基工程,让更多人在“家门口”看好病。

  与此同时,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属性;薪酬制度与绩效考核改革激励医务人员凭技术、靠服务实现价值;实施预约诊疗、移动支付、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措施,优化就医流程……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健康之路,正在改革中延伸。

  降药价,减负担,民生底线更牢靠。

  曾经动辄万元的心脏支架,如今降至千元以内;更多糖尿病、高血压等常用药成功集采,为老百姓的医药账单“做减法”……药价“水分”挤出去,民生“温度”升起来。2024年,我国基本医保基金支出2.98万亿元,患者个人负担同比下降5%左右。

  解决老百姓看病贵只是第一步,改革关键还在于看好病。在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下,“十四五”以来累计402种药品进入目录,新药、好药进入医保目录呈现“加速度”,为群众看病用药提供更多选择。

  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基本医疗保障网,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这张保障网还在继续延伸。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逐年提高、全面建立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开通并优化居民普通门诊报销待遇、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范围持续扩大……从“病无所医”到“病有所医”,再到“病有良医”,医改正以更多可感可及的变化,守护着每个人的健康希望。

  关口前移,寿命长了,健康中国根基更稳。

  聚焦“主动健康”理念,突出预防为主,医改正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逐年提高,2025年新增经费聚焦“一老一小”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服务内容不断拓展;推进65岁及以上老年人认知功能初筛……越来越多暖心服务正呵护全生命周期健康。

  优化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提升传染病数据自动分析和预警能力;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成效显著;从整治环境到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爱国卫生运动被赋予新内涵……我国公共卫生防护网织得更牢更密。

  一组数据见证改革成效: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比2020年提高1.1岁;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下降到26.89%。

  医改已进入深水区,仍有不少“硬骨头”要啃,仍需以更大决心、更强勇气持续攻坚,让改革成果更广泛、更公平惠及亿万群众,为健康中国写下温暖答卷。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