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年轻人请注意,小心高血压“盯上”你!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5-10-07 23:42:31  热度:56 播放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余佩璇、张帆)赶工作时手边的冰奶茶、宅家点的重辣火锅配可乐,这些年轻人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正悄悄埋下健康隐患——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时意外发现血压偏高,曾经被贴上“老年人专属病”标签的高血压,如今有逐步向中青年人群蔓延的趋势。中青年高血压表现特征为何?成因有哪些?该怎样预防或干预?在第28个全国高血压日来临之际,记者采访相关专家进行解答。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但长期以来,公众对中青年高血压的关注明显不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副所长郑博表示,中青年患者在患病初期常无明显症状,加上很多人对高血压危害认识不够、担心吃药有副作用,导致这一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都偏低,无形中放大了健康风险。

20251007e3522c8529084770ba217b78541d013a_0c1260f5316146dd8a71220a06a960e8.JPG

  2025年3月28日,一名居民在北京市朝阳区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郑博介绍,从症状特征来看,多数年轻患者无头晕、头痛等典型不适,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血压超标,这导致疾病易被忽视。同时,轻度高血压患者居多,其表现为舒张压(低压)升高为主,收缩压(高压)处于正常范围或仅轻度升高。“约60%的年轻患者还伴有肥胖、高血脂或高血糖,这些代谢问题会进一步加重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年轻化,除家族遗传因素外,更多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郑博分析,年轻人饮食上追求“重口味”,钠盐摄入超标,常吃油炸食品、肥肉等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再加上吸烟、饮酒的习惯,从而增加患病风险。此外,工作压力大,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再加上熬夜、睡眠不足,进一步提高了发病概率。

20251007e3522c8529084770ba217b78541d013a_a8d7d6a05ed642d48e5b96fac3569c24.JPG

  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办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移动体检活动上,快递小哥在测血压。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高血压?专家表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病因多样、起病隐匿、危害严重,需长期综合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今年9月发布的《2025全球高血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高血压患者人数已达14亿,但仅约五分之一的患者通过药物或生活方式干预有效控制住了病情。2024年,中国30岁至79岁成年人(约2.7亿人)中约29%患有高血压。其中仅57%知晓自身病情,43%接受治疗,真正实现有效控制的仅18%。

  “若不加以控制,高血压会造成多系统损伤,其中心脏、脑部、肾脏、眼部及血管危害更为突出。”郑博说,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动脉硬化、心肌肥厚,增加心梗、脑卒中风险;肾脏或肾动脉受损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眼底病变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专家表示,在中青年阶段干预并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有助于控制血压,遏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饮食上,应培养清淡饮食习惯,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同时,调整饮食结构,应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少吃油腻、高盐、高糖的食物。

  作息上,应保证每天7至9小时睡眠,避免周末“补觉式”作息紊乱,防止生物钟失衡。此外,还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快走、慢跑、游泳等合适的运动方式,坚持规律锻炼,同时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