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深秋寒意浓 医生提醒谨防“情绪感冒”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5-10-16 22:09:25  热度:37 播放

  “最近总觉得没精神”“看到落叶也会难过”……深秋时节,不少人发现自己的情绪随气温骤降而容易低落。医生提醒,秋季情绪波动需科学区分,短暂的“悲秋”属正常身心反应,但若症状持续数日且影响生活,需关注心理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及时进行干预。

  “深秋草木枯黄、光照减少,易让人情绪轻微低落、精力略减,偶有不适。这类反应通常会随着天气转晴、适当运动而得到缓解,无需过度担忧。”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安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徐学兵说。

  当情绪问题持续数日,且在认知、行为、生理等多方面出现异常,需引起重视。比如,持续悲伤想哭、对爱好失去兴趣,或因小事易怒、莫名恐慌;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频繁自责后悔、对未来悲观;行动迟缓、不愿社交,甚至忽视个人卫生;出现失眠早醒或嗜睡、食欲体重骤变,或莫名头痛背痛却查不出病因,这都属于心理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

  医生建议,及时为自己调配一份“心理营养餐”。首先要激活身体,每天上午10点前或下午3点后,到户外接受至少30分钟的日光照射,以及每周进行3至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如快走、瑜伽等;其次是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睡前远离电子产品,多摄入牛奶、坚果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

  “尝试主动与家人朋友联系,哪怕是一次视频聊天;也可培养阅读、烹饪等室内爱好,提升成就感;通过正念呼吸、冥想,逐渐减轻焦虑。”徐学兵说,若自我调节后情绪问题仍无改善,千万别硬扛,应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或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好好关爱自己,平稳度过情绪低潮。(记者邹欣媛)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