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名医名方:杏苏二陈汤 健脾祛湿,化痰止咳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3-02-25 17:00:22 热度:1697

  沈玉鹏,女,1962年生,甘肃人。甘肃省名中医,主任医师,甘肃省中医院原儿科主任,兼任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医儿科杂志》编委。参与编写《病毒性疾病中医诊疗全书》、《中医急诊手册》等专著,发表论文20余篇。
  组成  杏仁10克,苏子10克,半夏5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
  功效  健脾祛湿,化痰止咳。
  主治  痰湿蕴肺。咳嗽痰多,喉中痰鸣,纳食呆滞,神乏困倦,呕逆,舌质淡红,苔白腻,脉象濡滑等。
  方解  杏仁、苏子、陈皮、半夏理气化痰;茯苓、甘草以健脾运湿。其中杏仁、苏子降气消痰,止咳平喘;半夏,其性辛温而燥,最善燥湿化痰,且能和胃降逆而止呕;辅以陈皮理气燥湿,使气顺而痰消;茯苓健脾渗湿,使湿无所聚,则痰无所生,是兼顾其本之法。
  加减  若气虚明显者,加黄芪;寒痰为主加炙麻黄、细辛、干姜以温肺化痰;热痰明显加瓜蒌、竹黄、鱼腥草以清热化痰;燥热咳嗽加桑叶、枇杷叶、麦冬;食积加莱菔子、槟榔、焦山楂、枳实以消食化痰;顽痰不化者“痰瘀同治”加水蛭,水蛭药性平和,是祛瘀力强而不伤正的活血祛瘀药,其有多种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可以改善肺微循环有抗炎作用。
  临床应用  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痰湿为主者。小儿服药应少量频服,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合理膳食,清淡饮食,多喝开水,不宜多食辛辣肥甘厚味之品,以免生痰生湿。(甘肃省中医院郑访江整理)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