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3-06-17 14:58:33 热度:1019
本报讯 记者熊昌彪报道 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的片仔癀抗癌研究日前取得重大进展。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围绕“片仔癀抗大肠癌的作用机制”进行的一系列基础研究表明:片仔癀抑制大肠癌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线粒体依赖性途径诱导大肠癌细胞凋亡、抑制大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多条大肠癌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等多方面共同起效的。
大肠癌是一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居于第三位。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大肠癌的首选方式,但是对于术后复发及失去手术机会或转移性大肠癌患者,化疗则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由于多药耐药和毒副作用等问题的存在,大肠癌的化疗疗效并不理想。因此,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日趋重要。
大肠癌等恶性肿瘤并不是由单一基因的改变引起的,而是在外环境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细胞遗传物质出现多位点、多表型、多层次、多步骤变异损伤并最终导致机体内稳态失衡的复杂过程,是以局部组织细胞异常生长为特征的系统性疾病。因此,现代医学“筛选和设计作用于某个疾病相关靶点的高选择性配体”药物研发模式日益暴露其局限性,针对单个分子靶点的药物在治疗疾病时通常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或者毒性很大,很难治愈多基因疾病如肿瘤等。
大肠癌发病因素多样性和发病过程复杂性决定了治疗上“从整体出发和多靶点作用”的重要性。而“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作用与注重整体调节”正是中医药治疗的特色所在。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历史源远流长,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作用靶点多等优势,因而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日益重视。
片仔癀的组方成分属于国家机密,目前公开的有三七、麝香、牛黄、蛇胆。其中,三七可散瘀止血、消肿定痛、行滞通脉;麝香擅于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牛黄有泻火清热、熄风开窍、止痉清肝、豁痰解毒等功能;蛇胆擅于清肺化痰、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利胆。这四味中药材与其他药材合理配伍,加上独特精湛的生产工艺,使片仔癀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的显著功效。
临床研究表明,片仔癀对许多晚期癌症患者能明显改善疼痛、缩小瘤体、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以片仔癀为主治疗中晚期肝癌研究结果显示:经服用片仔癀治疗,肿瘤控制、病情趋向稳定占76.2 % ,症状改善占59.5 %,症状改善效果明显,生存期均较长,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片仔癀抗癌研究和二次开发还被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
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研究表明,片仔癀通过调控STAT3等多条细胞信号通路来调节Bcl-2等多个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大肠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抗肿瘤血管新生。由于片仔癀是中药复方,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因此其抗肿瘤的机制是多方面的,临床上将片仔癀用于大肠癌的防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7-09
2025-07-06
2025-07-06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