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市场纵览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市场纵览
进口药品还有多少灰色成本与价格歧视

来源:西安晚报 时间:2013-07-12 23:24:54 热度:933

  据公安部网站消息,公安部统一组织指挥长沙、上海和郑州等地公安机关对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部分高管涉嫌严重经济犯罪依法立案侦查。公安机关现已查明,近年来葛兰素史克为达到打开药品销售渠道、提高药品售价等目的,利用旅行社等渠道,采取直接行贿或赞助项目等形式,向个别政府部门官员、少数医药行业协会和基金会、医院、医生等大肆行贿。
  进口药品由于利润空间巨大,跨国药企有大量经费可以用在药品推广方面,与国内药企简直不在一个竞争级别。这和洋奶粉花大量金钱贿赂医院渠道抢占“第一口奶”,道理完全一样。结果,医生愿意开进口药,患者也迷信进口药,于是进口药品价格居高不下。
  数据显示,目前三甲医院使用的药品近五成为外资品牌,进口药已经占到了国内市场的一半以上。吊诡的是,很多进口药原料都是中国制造,中国生产、中国包装,价格却高于中国同类药的四到五倍。不仅如此,进口药品国内销售价格与国外销售价格,差价同样高达几倍。无论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进口药品价格都无理由高企,这不是价格歧视又能是什么?
  跨国药企争相在华淘金,固然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好药,但若抱着价格歧视的垄断心态,却也必然加剧看病贵、药价高的矛盾。要知道,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如此庞大的市场,却遭遇跨国药企这样的价格歧视,难道真的是“人傻钱多”?葛兰素史克对政府官员、医院医生等大肆行贿的行为,既是一种不正当竞争,也已经涉嫌触犯法律;既是跨国药企涉嫌价格垄断的证据之一,也是发改委药品成本价格调查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
  通过合法手段,各部门配合,多管齐下,打掉进口药品严重的价格歧视,这是政府部门的当然责任。具体到医药领域的商业贿赂,显然不只是葛兰素史克一家,一些药企的医药代表都在做着类似的行贿工作,类似行为都应被严厉打击,将这部分灰色成本从药品价格中间挤出去。同时,对接受医药代表贿赂的政府官员和医院医生,也应该严肃问责。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