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12-01 23:42:34 热度:1299
●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刘启廷名医工作室 刘 荔
冬季引起感冒的原因主要是外感风寒,又称伤风、外感表证。当风寒侵袭,人体正气不足时,就容易患上感冒。由于感冒发展的阶段和症状不同,因此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和配伍的药物也不同。
发热感冒
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鼻流清涕、恶寒发热、全身酸痛不舒,舌质红、苔白,脉稍浮。为风寒束表。治以辛温透表,解热固本。
方用苏羌柴芩固本汤。处方:紫苏叶15克,羌活15克,荆芥15克,柴胡15克,黄芩15克,太子参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4小时服药一次,取微汗,重者每日煎服2剂,一般1~2天即愈。
感冒合并咳嗽
临床表现为身热畏寒、头部昏沉、咽干,伴有咳嗽痰少,甚者憋喘,舌质红,苔白,脉浮数。为风寒化热,肺热郁闭。治以散寒宣肺透热。
方用苏羌柴芩宣肺汤。处方:紫苏叶15克,羌活15克,荆芥15克,柴胡15克,黄芩15克,桔梗15克,太子参15克,炙麻黄5克,苦杏仁15克,甘草10克。大便干结者加大黄5克。
反复感冒
临床表现为素体虚弱,或感冒后反复服用西药解热镇痛药者,稍受风寒即感头晕、流涕,恶风寒,发热,动辄汗出,舌质红,苔白,脉虚稍浮。此为气虚失固,风寒侵袭。治以益气固表,散寒透热。
方用芪术苏柴固本汤。处方:黄芪30克,炒白术30克,防风15克,紫苏叶15克,羌活15克,荆芥15克,柴胡15克,黄芩15克,太子参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
感冒合并扁桃体肿大
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咽喉肿痛、头晕鼻塞、肢体酸楚,舌质红,苔白,脉稍数。为风寒化热上攻。治以散寒透热,清利咽喉。
方用苏羌柴芩利咽汤。处方:紫苏叶15克,羌活15克,荆芥15克,柴胡15克,黄芩15克,太子参15克,板蓝根30克,牛蒡子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
气虚感冒合并鼻炎
平时易患感冒,稍遇风吹即表现为鼻痒喷嚏、鼻塞流涕,伴见头痛昏沉,或发热畏寒,舌质红,苔白,脉浮虚。此为表虚失固,鼻窍壅塞。治以益气通窍固表。
方用芪术苍辛汤。处方:黄芪30克,炒白术30克,防风15克,苍耳子5克,鹅不食草10克,辛夷15克,太子参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
特别提示
只要有感冒的感觉,就应注意适当休息,再用生姜3片、带须葱头7个煮水,加少许红糖调味,趁热喝,取微汗,对感冒初期缓解症状效果尤佳。对于发热的病人,不提倡过早使用退热药,现代医学明确提出“不超过38.5℃不应使用退热药”,可用温热水泡脚,泡到头上出微汗,体温随之下降。再者,服中药必须及时服药,必要时2小时服药一次,取微汗。无汗不愈者再第二剂服。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