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12-12 11:06:15 热度:922
——记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院长程吉东
杨宝贵 常德海
党委书记、院长程吉东
医院外景
打造高层次人才梯队
与省级医院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三级医院相比,欠发达地区的地市级医院虽同属三级医院,但是人才、技术、设备等发展资源较为缺乏;与县级医院相比,地市级医院又缺少相应医改政策的倾斜和资金扶持。面对省级医院服务半径不断扩大、县级医院服务能力迅猛发展的现状,地市级医院如何定位自己的发展?如何在省级医院和县级医院的夹缝中突出重围?如何在维护好广大患者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些成为摆在许多地市级医院院长面前的必答题。
近三年来,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在院长程吉东的带领下,励精图治、锐意改革,集中精力抓管理,一心一意谋发展,加强医院标准化建设,主动向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内涵发展模式转变,在努力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医疗质量和安全,狠抓医院管理和绩效。该院通过开展“五项建设”,实现了“五个提升”,探索出了一条“坚持公益性不动摇、转变发展方式不等靠、增强服务能力不停步”的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
加强文化建设
提升图强发展意识
文化是无形之手,只有用先进的医院文化凝聚职工发展共识,才能营造医护人员安居乐业、干事创业的灵魂家园,才能统一职工的价值取向,培育形成符合新时期医院发展需要、符合群众和患者需求的职业信念。在职工代表大会上,院长程吉东将“敬业、诚信、廉洁、图强”确立为医院精神,重塑医院职工“敬业”的工作态度、“诚信”的服务理念、“廉洁”的职业形象、“图强”的发展信念。同时,把“病人的安全、健康、生命高于一切”作为医院的服务理念。这些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引领职工“诚信做人、敬业做事、廉洁行医、图强建院”,另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坚持医院公益性和以民为本的办院理念。
医院下发了《医院廉洁行医规定》、《医德行为规范》等规定,与全院医护人员签订《廉洁行医承诺书》,通过不断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引导职工恪守职业道德,奉行廉洁行医,维护患者利益。2013年,医院的门诊和住院患者满意度均超过98%,在社会上树立起了医务工作者的新风貌。此外,医院积极投身公益医疗活动,全年提供健康宣教、基层义诊等志愿者服务达3210人次;实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筛查脑卒中高危患者13021人,免除诊疗费用580余万元,提升了医院的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通过文化的引领,坚持以优秀的文化感染人、激励人、完善人、提高人,医院实现了发展内涵内融于心,外化于行。
加强基础建设
提升医院发展潜力
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医院向患者提供良好服务的基础,是医院实现图强发展的平台。医院原来的病房楼、门诊楼等存在医用占地面积狭小、部分建筑设施老化等问题。近3年来,在资金相对困难的情况下,院长程吉东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整合现有医疗资源,首先完成了住院二部整体装修改造回迁,又先后完成了健康查体中心、检验科、病理科、急诊科、口腔科、门诊输液室等规范化改造工程,并新建了全科医师培训中心、康复医学科、静配中心等。改造后的基础设施功能更加完备,流程更加合理,体现了人性化服务,缓解了患者就医住院难的问题。
现代化的医疗设备,是提升医疗水平、满足患者就医需求的重要基础。院长程吉东加大对医疗装备的有效投入,创新医疗资源配置理念,购置了640层CT及血管造影机(DSA)等大、中、小型诊疗设备228台(套),并对病理科、药剂科、遗传实验室、检验科中心实验室进行了设备换代升级。这些急需医疗设备的引进,为医院创新图强搭建起了新的发展平台。这些先进设备的投入应用,促进了临床医疗技术水平和医学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2013年5月,由国际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专家组委员鉴定,医院遗传实验室和产前诊断中心上报的3例异常核型全部为世界首报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填补了世界医学遗传学在该研究领域染色体核型的空白。截至目前,经德州市人民医院遗传实验室和产前诊断中心世界首报的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已达5例。
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提升医院发展核心竞争力
人才是事关医院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提升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医院原来存在人才规模总量较小、高层次人才较少、临床人才和管理人才梯队不合理等问题。为了做到“用好现有人才、引入急需人才、激活优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在院长程吉东的直接指导下,医院研究出台了《德州市人民医院中期人才发展规划》、《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文件。医院强化现有在职人员的培养,为中青年业务骨干提高业务能力搭建平台,与山东大学及潍坊医学院合作创办了临床博士、硕士研究生教学基地,培养在读博士生52人。目前,医院已拥有硕士、博士和博士后286名。同时,医院广开引才渠道,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从高等医学院校引进各专业硕士研究生112人,招聘医院发展紧缺、有技术专长的实用型人才25人,招聘各类合同制工作人员270余人,为医院学科建设积蓄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此外,医院不断强化与国内权威医疗机构的业务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联合成立了慢病工作室;被原卫生部确定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联合成立了“消化疾病中心德州基地”。医院通过学术交流、业务协作、联合攻关等方式,提高了医疗科研水平,提升了健康保障能力,提高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标准化建设
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质量
以医院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向管理要效益。“管理不是简单的人财物运营,也不仅是计划、实施、考核的过程,而是从根本上让职工形成一种规范化的工作习惯。”院长程吉东说。为了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质量,医院成立了综合质量管理与控制办公室,建立起了三级质控管理体系。同时,根据新出台的《医院综合考核标准》,对各项质控目标具体量化、督导考核常态化,构建了一个全院性、全员性、全方位的医院绩效管理考核体系,充分体现了以质量为核心、以服务为手段的指导思想,全院、全员、全过程的质量意识和规范意识得到逐步加强。
得益于标准化建设的加强,患者安全目标得到了有效落实。医院严格落实首诊医师负责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等19项医疗核心制度;“危急值”范围覆盖检验、放射等全部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得到完善;建立和实施跌倒、坠床和压疮患者风险评估制度流程,高危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率达100%;规范完善了不良事件管理流程,自2013年以来,共收集医疗、护理、药品等不良事件860余例,使不良信息得到有效分析与应用,对预防差错事故和纠纷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加强信息化建设
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
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医院管理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和有效手段。德州市人民医院从最基础的住院信息HIS系统起步,逐步建设了电子病历、“医卡通”就诊、影像诊断信息传输、检验实验室信息、卫星心电网络、自动发药等系统,在提高医疗质量、工作效率和规范诊疗水平的同时,改善了医院就诊流程。2013年5月,医院正式启动了综合运营管理系统项目,将原有各单项信息系统进行整合,集成设置了财务会计、固定资产等7个模块,实现了信息共享、全面质控,医院管理走上了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特别是2013年8月新引进的卫星心电网络系统,让德州市人民医院成为全国第三家、山东省首家实现心电网络化的医院。医院建立起了静态心电工作站、卫星Holter工作站、运动工作站等一体化的全方位心电网络体系,使心电检查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这3年,是医院加速发展、管理逐步规范、患者持续受益的3年。经过这3年的跨越发展,德州市人民医院门急诊人次年均增长36.8%,出院人次年均增长20.5%,患者平均住院日下降了2.8天,医院业务收入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突破。医院走上了一条健康、科学、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5-07
2025-05-03
2025-04-10
2025-04-10
2025-03-27
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