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专家解析网络五大营养谣言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时间:2015-06-26 07:59:37 热度:860

  鸭血清肺、草莓致癌、隔夜菜有毒吃不得、果蔬汁减肥……为了健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饮食养生,想通过饮食来呵护身体,但网络上充斥了太多关于吃的谣言。在近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营养传播大会暨2015安利纽崔莱营养中国行启动仪式”上,专家详细解析了当前网络上最火的五大营养谣言,并提出了有效辨识营养谣言的3个步骤。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马冠生说,很多营养谣言流传甚广、模棱两可,特别是一些内容不完整的传言,往往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如果不具备丰富的营养专业知识,很可能被其光鲜的外表欺骗。在最近一次关于“营养谣言调查”中,他发现“鸡蛋增加心脏病风险”“无糖食品吃不胖”“柠檬水抗癌”“喝果蔬汁能减肥”“隔夜菜吃不得”是流传最广泛的五大营养谣言。
  马冠生说,这些错误的营养信息一旦流传开来,会给百姓生活带来难以想象的恶劣影响。
  马冠生说,此次调查暴露出网民缺乏对营养谣言的辨识能力,并再度证实了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素养低的问题。
  马冠生分析谣言得以传播的原因,一是营养与健康直接挂钩,因而食物营养健康信息有很高的社会关注度;二是一些内容不完整的传言和信息流入社会后,由于人们主观意识的参与,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形;三是正确、真实的营养信息相对缺乏,容易让一些谣言乘虚而入。谣言的扩散往往是一传十、十传百,因此辟谣信息发布得越早,谣言的扩散面就越小。
  俗语说:“谣言止于智者”。面对各种精心包装的谣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涂光晋建议专家“开口说话”,媒体“借口说话”,而作为公众,一定要擦亮双眼,对营养知识要多思考一分。辨识信息真伪,大致可以从以下3步着手:首先,找到说法的出处;其次,验证发言人的资质,看发言人研究的领域与自身的言论是否属于同一领域;然后,研究同领域其他专家的说法,并进行比对,不要偏听偏信。这一步骤能有效识别“草莓致癌”“无糖食品吃不胖”等常识性谣言。(苏文娟)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