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3-11-28 15:48:24 热度:872
本报讯 记者靖九江 “相对传统药物,生物制剂能直接作用于主要的炎症因子,因此能更加迅速有效地缓解症状,抑制关节结构的破坏。” 11月23日,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曾小峰教授在罗氏类风湿关节炎(简称类风关)全新生物制剂托珠单抗(雅美罗)中国上市会上,同与会的相关专家一起,对类风关的生物制剂治疗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介绍,类风关是一种治疗难度较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程长,致残率较高——未经治疗的患者2年致残率达50%,3年致残率达70%。相关调查分析显示,我国类风关患者人数已超过500万人,类风关致残率居关节病首位,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传统的抗风湿治疗药物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减轻疼痛,但无法控制疾病的进展和对关节的损害。近年来,生物制剂为类风关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生物制剂在国内的应用与国外相比还存在靶点较为单一的问题,目前尚无法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因此,临床上亟须多机制、多靶点的治疗手段。”曾小峰教授如此强调。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风湿免疫内科主任徐沪济教授介绍,目前,类风关发病原因尚不明确,除遗传、病毒感染和性别等因素以外,多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网络也会影响类风关的发病和发展。其中,免疫细胞主要指T细胞和B细胞,细胞因子网络主要包括白介素-6(IL-6)、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类风关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尽早达到疾病的临床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同时延缓关节结构的破坏。研究发现,针对IL-6受体这一全新的靶点,阻断IL-6介导的信号转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和关节破坏。”
一项24周随机双盲、平行分组、安慰剂对照、多中心Ⅲb期临床试验(ROSE研究),在美国评估了用全球首个针对IL-6受体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托珠单抗治疗对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MARDs)应答不佳的中重度活动性类风关(RA)患者的疗效等。结果显示,托珠单抗治疗1周可快速改善疾病活动度,改善关节炎症和损伤。而另一项评估托珠单抗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方案对MTX治疗应答不佳的RA患者的疗效等的研究(LITHE研究)也证实,该方案可持续抑制类风关患者关节结构破坏,并保持一半以上类风关患者无关节结构破坏。
一项针对中国患者开展的Ⅲ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多中心研究(TRACE研究)显示,托珠单抗的临床缓解比例随疗程持续增加,在48周时高达50.5%。同时,该研究与国外研究均证实,托珠单抗的长期安全性良好(最常见不良事件为轻中度感染),不增加肿瘤发生风险和结核风险。“这将有望缓解患者因长期疗效问题而放弃治疗的现状,帮助患者坚持长期治疗。”徐沪济教授表示。
据悉,今年10月发布的2013版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类风关治疗指南,新增托珠单抗为一线治疗药物。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28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19
2025-04-18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