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07-24 14:23:51 热度:965

——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获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帮扶纪实

□本报记者  刘欣茹□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院长罗杰(右)和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院长李儒焕在合作医院签约揭牌仪式上

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大楼远景

  早上还艳阳高照,下午就大雨倾盆,农田遍布在布满绿荫的道路两旁,其间大小河溪纵横环抱,几头大黑牛在田间散步,一群野鹅仰着脖颈结伴在绿茵上“嬉戏”。这就是位于海南省西南部、东南方向与著名旅游胜地三亚毗邻、西北靠近海南新兴工业城东方市的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乐东全县人口54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就达20多万。拥有无限自然美景、丰富农业资源的乐东县虽然是海南省少数民族自治县中人口最多、土地面积最大、文化较为发达的县份,然而由于地域边远等原因,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至2011年,该县仅有县人民医院一所二级乙等医院,无法满足辖区居民的医疗需求。
  从2007年起,乐东县政府就开始加大投入,切实改变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2008年,乐东县利用国家开发银行提供的中长期贷款及国家内需资金,改扩建了始建于1952年的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得到政府支持的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而是乘胜追击,2009年医院与省内三甲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共同成立乐东分院,使医院在人才、技术等领域得以提升。2011年12月,该院又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签约举办合作医院,太和医院常年分批派驻5位专家,对该院进行传帮带,而正是这场“联姻”,使得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在医疗质量与安全、医疗技术水平与层次、管理服务绩效等方面都取得了全面的提升与长足的进步,并于2012年12月一举成功通过国家二级甲等医院的评审。
  缘起
  医院发展问题急坏院长
  2010年8月,通过全省公开竞岗,之前在海南省农垦那大医院任副院长的李儒焕成为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的院长。通过调查,他发现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差强人意,而医院的实际发展速度和创建二甲医院的需求,更是让这位刚刚走马上任的院长“着急坏了”。因为在他看来,县医院服务于地方的几十万人口,应该处于龙头地位,这就要求医院应该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在危急重症的抢救工作上有大幅提升,而不只是专注于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依靠医院自身拥有的资源和条件,要想在短时间内获得大的提升犹如枯木生花。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儒焕院长在《健康报》上看到了关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的报道,该院较大的规模、先进的技术、主要业务指标在湖北省名列前茅的成绩使得李儒焕心潮澎湃,他隐约感觉成长中的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需要这样一位“兄长” 的帮扶。2011年6月的一天,对医院发展心急如焚的李儒焕没有预约便贸然走进太和医院,找到院长办公室。面对这位素未谋面的院长的造访,太和医院院长罗杰教授“略感突然”,在表明意愿后,罗杰却大加赞同李儒焕的想法,因为在他看来,作为一家大型公立医院,太和医院也有责任和义务帮扶发展比较困难的县级医院,这也是医改的方向和趋势。
  一拍即合的想法使得合作得以顺利而迅速地展开。2011年12月12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签署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合作医院”的名义挂牌,太和医院根据乐东人民医院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提供医疗技术、人员培训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定期派出专家到乐东县人民医院查房、指导学科建设及诊疗工作,协助该院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以提高医院的学科技术水平。太和医院派出的每批人员的帮扶时间为3个月~6个月。
  “由于高级别专家的到来,形成了名院及专家效应,我们医院的门诊和住院人次显著增加,病床从126张扩编到了目前的225张。”乐东县人民医院办公室主任王青说:“不仅如此,申请成为二甲医院需要按照国家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来做,涉及很多规章、制度、指南,有些我们不太理解,太和医院的专家来帮我们解读,直接间接地帮助我们完善了相关制度和规范要求,打开了学科建设的新局面。”
  乐东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卢国良也有同样的感受:“原卫生部规定,县医院在二甲医院评选中必须有血液净化室。于是,我们派出一部分医护人员去海南省农垦总医院进修学习;另一方面,太和医院派出一组专家,帮助我们组建血液净化室,整个过程很顺利。目前,血液净化室每天已有20个~30个病人在做透析。”
  帮扶
  名医充实基层力量
  由于深知帮扶的重要性,太和医院院长罗杰审慎抽调了医院的骨干力量前往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首批前往的专家由太和医院的妇产科首席主任、学科带头人陈双勋教授带队,同行的还有呼吸内科、骨科、普外科、影像科的四位专家教授。
  由于海南怡人的气候和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当地的居民都过着较为悠闲懒散的生活,这种生活习俗也或多或少地渗透到了日常的工作中。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不高。“由于是第一批前往帮扶的专家,我们的任务比较重,首先就是要改变乐东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的观念,帮助他们拟定每个科室的发展计划、制定科室规章制度、规范交接班制度、健全各个疾病的诊疗规范。”太和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乐东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指导主任雷怀定教授说。
  不仅如此,首批专家的到来还带去了很多新业务,合作医院陆续开展了普外科和妇产科相关疾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以及腰椎间盘摘除术、股骨头置换术、胫骨陈旧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术、骨盆C1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宫颈病变LEEP刀治疗,并开展了输卵管造影、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内分泌规范治疗、消化道造影、CT增强扫描等新疗法新技术。“由于这些业务的开展,使得医院门诊量大幅增加,业务量至少翻了一倍。之前医院月业务收入150万,在我们第一批专家离开前的5月份收入达到350万。”雷怀定说。万事开头难,虽然专家的到来,为医院注入了很大的活力,但两家医院医护人员的磨合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2012年6月第二批被派来的太和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罗昌霞负责指导乐东县人民医院建立了血透室。由于当地医疗条件落后,加上医护人员又觉得在医院建立血透室是高不可攀又很麻烦的事情,罗昌霞耐心为大家讲解在高发病率的乐东县建立血透室的必要性,“我当时统计在县医院周围大致有30位需要肾透析的病人,生病后他们就长途跋涉地去三亚、海口等城市透析,因为肾功能衰竭病人很容易合并一些急性并发症,有些病人可能在去这些医院的半路上就不行了,如果没有就近的透析措施,病人很容易来不及抢救。”罗昌霞说。
  在她的指导下,医院引进相关设备,并配备专业的人员进行培训,由于大型设备使用麻烦,罗昌霞跟她随行的护士一起传帮带,花了两个多月时间使科室初具规模,并通过了省卫生厅的新技术准入评审。在此期间正好有位急性梗阻性肾衰的患者前来就诊,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罗昌霞为他做了血透,一次肾功能就得到好转,两次就得以恢复,这让当地医护人员对血透室的开设信心十足。
  医院的药剂科之前不受重视,人员配备不齐,药剂人员只是从事简单的发药、调剂工作,太和医院派了朱建成副主任药师前来帮扶后,为医院带来了先进的观念,发展了临床药学,使药剂人员参与到临床医生的用药过程中,为他们提供意见。该科中心药房组长钱立海在帮扶活动中收获颇多,据他回忆,当时外二科有个阿婆,脚上无缘无故的肿痛,然后是大面积溃烂,住了10多天院,一直查不出病因。朱建成一行人去查房发现了这个问题,给了她很多建议,还让她做了药敏实验,结果发现患者对亚胺培南(泰能)比较敏感,“我们药剂科没有这个药,就建议医院临时采购供患者治疗,治疗后效果很理想。”钱立海说。
  成效
  金杯银杯不如患者口碑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中国自古就有借力发展自身的传统,正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太和医院的帮扶,使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在一年的时间里就交出了一张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医院2012年总体收入比2011年同比增长了32.20%,门诊人次同比增长35.1%,住院人数同比增长26.5%。其中,住院病人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9.8%;无菌切口感染率为0;压疮发生率为0;基础护理合格率>90%;住院病人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医疗质量达到省卫生厅指标要求,在省内同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医院还整合了硬件资源,完成了检验科、病理科在新门诊综合大楼的整体搬迁和运行。在太和医院的帮助下,该院按照二甲医院要求的二级分科和专业科室设置,完成了科室分组,内科系统中设立了由消化内科、神经内科两个专业组组成的内一科和由呼吸内科、肾内科两个专业组组成的内二科;外科系统中设立了由创伤外科、神经外科两个专业组组成的外一科和由普通外科、泌尿外科两个专业组组成的外二科;设立了独立的五官科住院病区和中医康复科住院病区。
  医院还坚持“走出去”战略,2013年上半年选送9名医师到太和医院进修学习。截至目前,医院派去太和医院参加进修和短期培训的医护人员已达30多人。医院的“走出去”战略还体现在其长期坚持的公益性上。2013年上半年,依托太和医院雄厚的医疗技术力量,医院组织医疗专家深入乡镇义诊,就诊患者883人次,为贫困群众免费送药价值约3200余元,真正让山区广大患者花二级医院的钱享受到了三甲医院先进优质的医疗服务,获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
  同时,合作开展所取得的效果还获得了海南省卫生厅和乐东县委县政府的认可,省卫生厅领导多次在公开场合肯定该项合作取得的效果,海南省委领导在了解太和医院的帮扶情况后称赞帮扶活动“搞得好”。
  与太和医院的合作为何会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在院长李儒焕看来,完全是因为这项工作做得“踏实”。“有的医院开展所谓的帮扶活动,往往只是派专家讲讲课、做几台手术,流于形式,而我们将工作开展地扎扎实实。合作开始后已经有7批30多位专家常驻医院指导工作。不仅如此,太和医院还不收取任何费用,也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地帮助我们,让我们很感动。相信通过长期的合作交流,我们也会从借船出海的赤脚人成长为乘风破浪的勇士。”李儒焕说。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